偏振光实验

作者:白洪亮 电子邮箱:hlbai@dlut.edu.cn,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

影响实验成败的几个要点

  1. 起偏器和检偏器其实是同一种器件,只是根据功能叫成不同名字而已;
  2. 功率探测器探头前面有个长筒,使光正入射打到内部的硅光电池上才能正确测量光功率;
  3. 在量程够用的情况下,光功率计的量程越小,测出结果的有效数位越多,越能反映出小信号的变化。验证马吕斯定律时这点尤为重要,因为接近消光的位置光信号会很弱;
  4. 日光灯的光是自然光,偏振度为0,转动检偏器观察会发现亮度没什么变化;射到地面上反射的光,偏振度会变得大于0,且会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,越是接近布儒斯特角偏振度越大。

1808年,马吕斯(E. L. Malus,1775~1812)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,通过对偏振现象的深入研究,人们充分地认识了光的本质--光波是横波。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光的偏振性,各种偏振光元件、偏振光仪器应运而生。偏振光的应用技术也日益发展,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。

预习重点

  1. 利用偏振片产生和检测偏振光的原理和方法;
  2. 偏振度,马吕斯定律;
  3. 布儒斯特角的产生原理和规律;
  4. 区分自然光、线偏振光、圆偏振光、椭圆偏振光的方法;
  5. 波片原理,波片光轴与起偏方向对偏振光类型的影响

实验目的

  1.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,掌握利用偏振器来调节光强度的方法。
  2.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原理与方法,鉴别光的不同偏振状态。
  3. 设计实验来测量三棱柱的玻璃折射率,利用反射起偏测出布儒斯特角。

实验仪器

偏振片(格兰傅科棱镜,带游标刻度),λ/2波片,λ/4波片,三棱柱,测角台,光功率计及探头,半导体激光器

实验原理

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,光的偏振特性进一步证明了光是横波。光的偏振现象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,因此同学们需要理解光的偏振性质,掌握偏振光检测方法。

1. 光的偏振态

从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观察,光矢量变化遵从不同的规律,根据这些规律,可以把光分成偏振光、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三种。

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上,光矢量的端点随时间变化如果是有规律的,则称其为完全偏振光。完全偏振光包含线偏振光、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。光矢量端点的轨迹是一直线的,称为线偏振光;光矢量端点的轨迹是椭圆的称为椭圆偏振光;光矢量端点的轨迹是圆的称为圆偏振光。根据振动的合成原理,线偏振光、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均可以等效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、相互关联的两个线偏振光,并且这两个线偏振光需要具有相同的传播方向和频率,两者有确定的相位差。

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是自然光。由于原子(或分子)发光具有随机性和间断性,不同原子(或分子)在同一时刻和同一原子(或分子)在不同时刻的发光都是不相干的。普通光源包含大量原子(或分子),这些原子(或分子)发出光的偏振方向、初相位都是随机的,因此发出的光波是不相干的。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自然光,由于自然光沿着不同方向振动的各光矢量的振幅和相位都是随机的,所以自然光可以等效成振幅相等,振动方向相互垂直,互不相关的两个线偏振光。

部分偏振光可以看作是自然光和偏振光的叠加。

2. 双折射晶体

一束光入射到晶体界面时会发生折射。 在某些晶体中,折射光会分成两束,这就是晶体的双折射现象。这两束折射光中,一束光遵守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,简称o光。另一束光则不遵守折射定律称为非常光,简称e光。 o光的传播速率各向同性,e光的传播速率与传播方向有关,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。

在双折射晶体内部,存在某个特殊的方向,当光沿着该方向传播的时侯,不发生双折射,这个方向被称为该晶体的光轴。沿着光轴方向,o光和e光传播速度相同;垂直于光轴方向,o光和e光传播速度差异最大。按照光轴的数目不同,可以把双折射晶体分为单轴晶体和双轴晶体。单轴晶体如方解石、冰洲石、石英;双轴晶体如云母、黄玉。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单轴晶体。

必须注意,只有在晶体内部才有o光、e光之分,光线射出晶体之后都称为线偏振光。

3. 偏振器

获得偏振光的途径很多。 当光在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时,可以获得部分偏振光;满足特定条件时,可以获得线偏振光。如地球大气中的微粒、水分子等对阳光的散射,会形成线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。

在实际工作中,常采用专门的偏振器来获得线偏振光。偏振片是一种可以使入射光通过后变成线偏振光的光学薄膜,它能够吸收某一振动方向的光而透过与此垂直方向振动的光。偏振片允许光矢量透过的方向,称为偏振化方向或者透光方向。按实际应用时所起作用的不同,可以把偏振片分为起偏器和检偏器。用来产生偏振光的叫做起偏器,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则叫做检偏器。图1给出了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原理示意图。

图1 线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

双折射晶体可以把一束光分解成o光和e光,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。利用这一特性,也可以利用双折射晶体制作偏振器。格兰棱镜,全称为格兰·泰勒棱镜,就是由两块冰洲石单轴晶体的直角棱镜组成偏振器。两块冰洲石的中间斜面为空气隙。光轴与入射端界面平行。自 然光垂直入射的时候,在第一个直角棱镜内,o光和e光传播方向相同但速度不同,在两个直角棱镜斜面处,e光传播方向不变,o光将发生全反射。若将棱镜侧面出射的o光吸收掉,则仅留下沿原入射方向传播的e光,则此格兰棱镜可以作为起偏器,当然也可以用作检偏器。图2给出了格兰棱镜的光路图。

图2 格兰-泰勒棱镜
4. 波片

波片,也称作相位延迟片,是由双折射晶体做成,是从单轴晶体中切割下来的平面平行板,其表面平行于光轴。如图3所示。当一束单色平行自然光正入射(垂直于晶体光轴)到波片上时,光在晶体内部便分解为o光和e光。由于入射光垂直于光轴入射,o光和e光传播方向相同,但是传播速度不同,它们通过厚度确定的波片时的光程也就不同。

图3 线偏振光在晶体中的传输

设波晶片的厚度为d,则两束光通过晶片后,有相位差

$$\tag{1}\delta=\frac{2\pi}{\lambda}(n_{\rm o}-n_{\rm e})d$$式中λ为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长。

单色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波片内,分解为o光和e光,o光和e光在入射界面相位差为0,经过厚度确定的波片后两者产生一附加相位差δ。离开波片时两者又合二为一,合成光的性质取决于δ及入射光的性质。

从以上可知λ/4波片可将线偏振光变成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;根据光路的可逆性,它也可将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变成线偏振光。

需要强调的是,不论是全波片,半波片(λ/2片),还是λ/4片,都是针对特定波长的光而言的。

5. 布儒斯特定律

光线斜射向非金属的光滑表面上(例如水、木头、玻璃等)时,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都会发生改变,反射光和折射光偏振的程度取决于光的入射角以及反射物的性质。当入射角是某一特定值时,反射光为线偏振光,相应的入射角 称为布儒斯特角,也称起偏角。起偏角和界面上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:

$$\tag{2}\tan{i_b}=\frac{n_2}{n_1}$$

式中n1n2 分别为入射光和折射光所在介质的折射率。此关系称为布儒斯特定律。此时,不管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如何,反射光的光矢量垂直于入射面,如图4,若光是由空气入射到折射率为 n (≈1.5)的玻璃平面上,则\(i_{\rm b}=\arctan({n_2}/{n_1})=57°\)

图4 玻璃堆

如果自然光是以ib角入射到玻璃片堆上,则经过多次反射,最后从玻璃片堆透射出来的光一般是部分偏振光。如果玻璃片数目较大,则透射光近似为线偏振光。

6. 偏振光的检测
图5 马吕斯定律

探测器只能探测光强的变化,无法区分偏振光的偏振状态。只有通过偏振片和波片改变光的偏振,再通过探测器,才能区分光的偏振状态。马吕斯定律在偏振光的探测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
一束光强为I0的线偏振光, 透过检偏器后其透射光强为

$$\tag{3}I=I_0{\cos}^2{\theta}$$式中,θ是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(光矢量)与检偏器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。如图5所示,这就是马吕斯定律。

这里要特别强调指出,马吕斯定律只是对入射到偏振片上的光是线偏振光而言,对于自然光入射到偏振片上,无论怎样转动偏振片,出射光强始终不变,均为入射自然光光强的一半,即:

$$\tag{4}I=I_0/2$$

当我们用检偏器检验部分偏振光时,透射光的强度随其偏振化方向而变。设透射光强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是ImaxImin,则两者相差越大就说明该部分偏振光的偏振程度越高。用偏振度来描述部分偏振光的偏振程度:

$$\tag{5}P=\frac{I_{\rm max}-I_{\rm min}}{I_{\rm max}+I_{\rm min}}$$

实际上,上式中的分母是两个相互垂直分量的光强之和,这就是部分偏振光的总光强。显然,对于自然光Imax=IminP = 0;对于线偏振光 Imin= 0,P =1,即完全偏振光是偏振度最大的光。

当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检偏器时,透射光强将交替出现极大和消光。如果部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通过检偏器,当旋转检偏器时,虽然透射光强每隔90°从极大变为极小,再由极小变为极大,但无消光位置。而圆偏振光或自然光通过检偏器,当旋转检偏器时,透射光光强则无变化。

实验内容与数据处理

1.光路调节
图6 确定系统的基准线

如图6所示,调节激光器或者信号接收器,保证激光束射入信号接收器正中的小孔。

把P2(检偏器或起偏器P1)摆入系统,首先通过平移和升降调节,使激光束全部通过P2正中的透光部分而达到信号接收器:再左右转动P2(松开磁性表座的锁紧螺钉),使产生的反射光投射回到激光器垂直面上;继而调节P2支架上的水平和俯仰调节螺钉,使反射光斑基本与出射光斑重合,如图7所示,这表示P2的光学面(主截面)同系统的基准线(即激光束)垂直。

图7 系统准直标准示意
2.实验内容
(1)线偏振光的获得与检验,马吕斯定律
  1. 在光源后加入起偏器P1和检偏器P2,旋转起偏器P2一周,观察光强的变化曲线。
  2. 旋转检偏器P2使出射光强为最大,以该角度为基准(0°),继续旋转检偏器180°,期间每隔10°,记录出射光强。最后画出光强随角度变化的曲线(它满足马吕斯定律吗?有何特点?)。
  3. 读取II/2,I/3对应的夹角。与通过马吕斯定律求出的II/2,I/3对应的夹角比较。
(2)λ/2波片对线偏振光的调整和测量
  1. 旋转检偏器使P1、P2正交。
  2. 在P1、P2之间放入λ/2波片,破坏其消光.转动检偏器P2至消光位置,并记录检偏器转动的角度,求出起偏器偏振化方向与λ/2波片光轴的夹角。
(3)椭圆和圆偏振光的产生与鉴别

利用λ/4波片,改变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,产生线偏振光、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。

  1. 旋转检偏器使P1、P2正交。
  2. 在P1、P2之间放入λ/4波片,转动λ/4波片使消光。
  3. 以上述得到的λ/4波片角度为基准,将λ/4波片依次转过15°、30°、45°、60°、75°和90°;同时,对于每一个λ/4波片的角度下,都将检偏器P2 旋转360°,观察分析相应的6条光强曲线的特征和变化规律,从而判断6个角度产生的偏振光的特性(特别注意曲线的极大值、极小值和有无消光的零点)。最后,比较记录的 6 条曲线的强度变化特征和消光特征,画出曲线。自拟数据表格分析光的偏振状态,讨论 λ/4波片对光的偏振的影响。
(4)布儒斯特定律的观察

透过偏振片观察实验室地面反射的日光灯的虚像。旋转偏振片,观察并定性记录日光灯虚像亮度随旋转角度的变化。改变到日光灯的水平距离,重复前述过程。定性比较不同位置的偏振度变化,并利用布儒斯特定律解释该现象。

3.实验拓展

利用全波片、λ/2波片、λ/4波片及偏振片观察偏振光的干涉现象

  1. 旋转检偏器使P1、P2正交。分别在在P1、P2之间放入全波片、λ/2波片和λ/4波片,分别转动全波片、λ/2波片和λ/4波片一周,观察光电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变化。(特别注意有无极大极小值,如果有,有几个极大极小值)
  2. 旋转检偏器使P1、P2平行(在光源后加入起偏器P1和检偏器P2,旋转检偏器P2使出射光强为最大)。分别在在P1、P2之间放入全波片、λ/2波片和λ/4波片,分别转动全波片、λ/2波片和λ/4波片一周,观察光电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变化。(特别注意有无极大极小值,如果有,有几个极大极小值)
  3. 旋转检偏器使P1、P2既不正交也不平行。分别在在P1、P2之间放入全波片、λ/2波片和λ/4波片,分别转动全波片、λ/2波片和λ/4波片一周,观察光电接收器接收的光强变化。

课后思考题

  1. 在正交的两个偏振片中插入λ/4波片,将λ/4波片旋转一周后,共出现几个光强极大值?
  2. 如何鉴别圆偏振光和自然光?如何鉴别椭圆偏振光和部分偏振光?

参考文献

  1. 吕斯骅, 段家忯. 新编基础物理实验. 北京: 高等教育出版社, 2005.
  2. 黄建群, 胡险峰, 雍志华等. 大学物理实验. 四川: 四川大学出版社, 2005.
  3. 詹卫伸. 物理实验教程. 大连: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, 2004.
  4. 余虹. 大学物理学(第二版). 背景: 科学出版社, 2008. .